前言:技術管理是企業經營、生存、發展必須的一種綜合活動,青島漢河電纜行業管理的對象是產品開發、生產和使用過程中與質量可靠性有關的全部活動。通常說,產品首先是設計出來的,也是生產和管理出來的。設計、試驗和生產過程相互關聯,彼此依賴的統一整體,貫穿于電纜產品開發、生產和使用的全過程。電線電纜工藝管理是通過建立管理體系、開展質量策劃、工藝控制、工藝保證和工藝改進活動,使企業的產品(制造)過程的技術工藝管理條理化、系統化和科學化,有效實現企業的質量方針及質量目標。以最小的資源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或以最小的成本實現用戶所要求的產品可靠性。
企業車間工藝管理是企業技術管理中的一項重要的措施。在產品實現過程中,企業的生產力以及車間技術人員和機臺操作員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對于企業產品實現能否順利成功,關系重大,并與企業產品質量的優劣密切相關。
電纜行業工藝工作中主要存在問題
1.1 目前,漢河電纜行業新工人多,車間一級的技術力量比較薄弱,工藝員、機臺操作人員現場工藝水平,技術和設備故障處理能力不夠強,其專業水平及操作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車間工藝員、設備員、機臺操作人員應是產品工藝、質量和機電一體化人才,他們除了要熟識本工種的工藝質量相關專業知識及掌握機械電氣基本知識外,應能熟習操作和控制電纜生產線及車間關鍵設備和機臺,并能夠一專多能,時刻上機操縱和指導工人開機生產。能夠獨當一面,善于解決、
處理和應對現場一般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問題。
1.2 企業工藝管理制度貫徹執行不到位,未按照 “三按”(按設計、按標準、按工藝)進行生產,不注意設備的保潔、潤滑和點檢。產品實現的一次成功率較低而出現質量偏差。如多次維修、返工、退換、延緩交貨問題或事情屢次發生。往往工藝質量問題未能事前控制,靠事后檢查,或發生用戶質量投訴方顯露和發現。由于偏離質量規范或控制程序的操作或生產不細,屢屢產生質量缺陷或造成嚴重質量損失。將會增加了企業產品成本,并影響企業品牌形象和聲譽。
1.3 忽略和不重視工藝改進、質量改進和技術創新活動,熱衷停留于沿用的舊生產模式,不善于變通和習慣于粗放型操作。生產過程偶遇困難或出現問題時,強調客觀因素的多,主觀努力的少,能動性差,不注意從主觀上找原因,往往莫衷一是,不知改進,不善于溝通協調,不善于尋求解決問題方法和途徑。對于規范化、文明化生產和管理,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使用,起動慢,難推廣,未能達到預期的能力目標,未能及時創造出相應的效益及提升產品價值。電纜英才網尤其是生產高要求或精細化的產品不適應,不能滿足客戶要求且經常發生質量問題。新裝設備和技改投入后,應加快推進和生產,及時發揮效用和擴大產能,成為企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1.4 操作人員、工藝技術人員信息少且交流活動少,技術工藝信息未能實現系統化管理及信息資源共享。企業之間和人員之間互相封鎖,有一種唯我是用,唯我獨行,患得患失保守思想,存在對自己沒信心,怕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怕會被別人取代。在工藝技術管理中,特別是部門與車間的工作接口和信息存在著輸入與輸出不對接和不對稱的問題。在實現產品質量目標過程中,一個
過程的輸出應直接形成一個過程的輸入,并形成網絡,以及專業職業工種培訓應與本行業和本企業產品結構和生產設備相結合。為使企業能持續發展,做強做大。企業工藝技術人員要充分發揮才智,拉近彼此的距離,開拓思維,貢獻自己的的創意。對工藝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和技術信息,加強討論和交流。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積極探索。機臺操作人員應實行一專多能,競爭上崗,體現技術和技能的價值,才能不斷地推動和提高本企業的整體工藝水平,促進企業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率,能夠更好的利用資源,力求精進達成產品質量目標與生產任務。
綜上所述:這是漢河電纜企業中目前工藝管理及產品過程工作中主要存在的現象和問題。值得大家的關注和思考,亟需有效的糾正和解決。對于企業及車間一級的技術人員、機臺操作人員倘若需要調整自己的行為,加強自我管理,精心安排、精心策劃和精心工作,使企業的工藝管理走向規范化的軌道。